《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大国小家,本来就密不可分,大处讲,家族和睦则国家安泰,小处说:“治家严,家乃和”,可见家风重要性自古以来不言自明的。
良好的家风因背景而异,各有千秋。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有可能成为家风的载体,它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受益终身,其价值不可估量。说到我们家,首先映入我脑海便是父亲那两句“不吃苦中苦,难活人上人”“不怕慢,光怕停”的古训,也是家风。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年仅4岁就失去父母,从小就寄养在二祖父家,由于二祖父5个孩子,人口多,劳力少,因此父亲8岁就挑起了砍柴割草的苦力活,听村里说每每从徒步5里的沟壑里砍柴回到村口,都会上气不接下气,村人都会给口热水喝。直到长大成家,二祖父分出一个窑洞,开始白手起家,领着家人承包开垦沟壑的荒地30亩,每每汗流浃背时,都会说“不吃苦中苦,难活人上人”的这句座右铭,当弟弟嫌我干活慢时,他总会说:“不怕慢,光怕停”,只要一天天坚持,总会有结果。天道酬勤,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劳的人,就这样坚持下去,一干就是15年,直到93年盖起全村第一家前后院共12间砖瓦房时,村上年过花甲的老人都过来看盖起的新房,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看着你父亲小时的境遇,都不会想到有今天。”父亲不屈服于命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过上现在幸福生活,平常的话不经意间道出了做人的真谛,父亲坚守这样的信念,无形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教育和影响着他的子女,父亲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质,简单而朴实的语言和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婆家公公担任小学校长几十年,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干工作缜密细微,大事有方向,小事不马虎。要求家人一定表里如一,事后没论他人非。可惜因为一次车祸,腿部残疾,行走很是不便,为了不麻烦同事和不让家人担心,离家不到4公里的学校选择住宿校园,只有周末回家换洗衣物,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生活上不贪吃喝,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地工作。记得同事打电话约一起吃饭,他首先提出这次让自己买单他才去,因为他行动不便上次是别人抢先买的单。从教40余年,获得教育组及学校所在村委会敲锣打鼓送来的一块“桃李满天下”的牌匾。这块牌匾挂在屋内正中庭,就像一面镜子,时刻警惕着每一个家人,要一身正气,廉洁做事。
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优良的家风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好教育。一直以来我都秉承着坚强、刻苦、勤劳、诚实面对我的生活与学习。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坚强勇敢的面对一切,不能被所谓的“困难”击倒。胜不骄,败不馁,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家人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操守。“从孝、从勤、从俭,从廉,好学”的家风影响着我的人生。无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都会遵循着。这也是我未来做人做事的准则,并且要用我自己的言行,将我们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赵运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