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财务部--唐豆豆
那还是2011年,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刚刚经历过中考的我,迈向了憧憬的热血高中。初升高比小升初来说,对我的感触要大些,因为步入这个阶段,我突然意识到决定人生未来命运的高考和“18岁”,这个区别未成年和成年的年龄离我越来越近了,不想长大、高考高考和半信半疑的“2012世界末日”构成了我关于16岁的记忆——
这样一个引子结束后,我想带大家短暂的回到1968年,那一年,还不满16岁插队年龄的习近平,态度坚决地踏上了开往陕西铜川的火车,几经周转,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被分配到梁家河大队。从北京衣食无忧的高干子弟,到延川梁家河需要过“四关”的插队青年,这一地位、环境、身份的改变不仅没有抵触的习近平,还在与老乡的接触中逐渐养成了劳动习惯,并在接下来挑起担子,带领农民积极生产,改变生活面貌,一干就是七载。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想正是在延川梁家河当知青插队的这五年,正是在与农民面对面、在与黄土面对面、在与贫困疾苦面对面的这五年,让习近平真正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的心与亿万老百姓紧紧联在一起。正如1995年,他在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
又过了17年,刚刚接过共和国主席这个大担子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他发源自梁家河那不变的初心,也是中国执政党从战乱烽火之初就确立的初心。
回到今天,作为一个95后年满23岁的人来想、来比较思考,如果换做是我,能不能走出温暖舒适的家、花灯璀璨的城市,去满目萧索的黄土窑洞中住下来,然后一路克服跳蚤、饮食、生活、劳动这“四关”,积极劳动,带领周围百姓一干七年搞生产呢?想了不多久,心里给出出的这个答案,诚实又美化地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今时今日,作为工作和生活在西安这个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我们,又怎敢想象生活工作在50年前的梁家河呢?其实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起到今天的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今天想找一个像1978年梁家河那般的村子,已经很困难了,而目及所处,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机勃勃的农村。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高速发展变到高质量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翻开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史,无不深刻反映了时代领路人的高瞻远瞩。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论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在新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作为基层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我们学习青年习近平其实并不需要再去找梁家河那样的地方去插队当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是要学习他不怕艰苦、勇于担当、实干奉献的精神,以“甘做冷板凳”的定力和韧劲,发挥钉钉子精神,沉下身子去苦干实干,唯此,我们才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形成推动集团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后,我想用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的话来激励和我一备的青年们: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