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要设立国家宪法日 昭示依宪治国决心,提升民众宪法意识
谈及设立宪法日的意义,首先,这明确昭示了执政党依宪治国的坚定决心。第二,可以在全社会营造遵守宪法、尊敬宪法、保护和维护宪法的氛围。第三,设立宪法纪念日,可以提升民众的宪法意识和宪法素养,打造官员的宪法思维。 除了计划设立的国家宪法日,今年全国人大新设立了3个纪念日,分别是12月4日的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公祭日、9月30日的烈士纪念日和9月3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法律的形式设立上述纪念日,体现了党和政府重新建构现代国家、培养公民国家意识的过程。
2、宪法日为何选在12月4日 12月4日为现行宪法实施日及法制宣传日
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中再次强调宪法的地位,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十八届四中全会5000多字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了10次,并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公报称,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是首次出现“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表述。
2001年的12月4日被定为首个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3、如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学者建议定期出版宪法实施状况白皮书
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提出,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设立宪法日之后如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要将宪法日做到实处,可以考虑将宪法教育写入中小学课本;在培养和提升党政干部时,优先将宪法素养和宪法思维放在首位;或者可以在宪法日定期出一本宪法实施状况的白皮书;也可以考虑将人大常委会重大的宪法解释决定,放在宪法日来公布,让公众实实在在感到宪法的意义。来自新华网